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......
說明: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!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
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。
導讀:過去10年,我們發現人類的大腦會受到情緒的感染,情緒通過一張鏡像神經元的無線網絡進行傳播,鏡像神經元是我們大腦的一小部分,能夠讓我們有共情同理心,理解其他人的感受。
過去10年,我們發現人類的大腦會受到情緒的感染。
情緒通過一張鏡像神經元的無線網絡進行傳播,鏡像神經元是我們大腦的一小部分,能夠讓我們有共情同理心,理解其他人的感受。
當你看到有人在打哈欠,鏡像神經元就會被激活,于是你也會跟著打哈欠。坐在房間另一端的人如果有疲憊情緒,你的大腦也會作出回應。但是,能夠傳染的不僅僅是微笑和哈欠。我們還會像吸二手煙一樣吸取其他人的消極情緒、壓力和不安全感。
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員霍華德·弗里德曼(Howard Friedman)和羅納德·雷吉奧(Ronald Riggio)發現,如果你視野內有人感到焦慮并且表現力非常強,不論他是否說話,你都很有可能被這些負面情緒感染,而且你大腦的運行也將受到影響。
觀察在壓力之下的人——特別是同事或者家庭成員會迅速影響你的神經系統。另一組研究人員發現,26%的人僅僅是觀察壓力之下的人,就會出現腎上腺皮質醇上升的情況。來自伴侶的二手壓力比來自陌生人的二手壓力更具有傳染性,但即便觀看有關陌生人充滿壓力的視頻,24%的觀察者也會出現壓力反應。
當你上班乘坐出租車,司機憤怒地按喇叭,你一路上都會承受他的焦慮。當老板匆忙步入房間,你也會在表達自己想法時承受他的壓力。即使在交易大廳里,被玻璃板隔開的銀行工作人員,也會因為看到房間另一端同事驚惶的表情而有所感染。
美國職業壓力協會的海蒂·漢納(Heidi Hanna)是《壓力狂》(Stressaholic)的作者,她認為之所以會產生二手壓力,是因為我們具備感知外部環境中潛在威脅的能力。
她寫道:“大部分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——只要某些特定的人員一進入房間,就會引發自己的壓力反應,而這往往是基于以往互動的條件反射。不過,這可以通過和緩地改變生物機械節奏,比如心跳或者呼吸頻率等,而成為積極溝通的表現。”沒錯,周圍人極其微妙的變化都會成為我們二手壓力的線索,甚至產生顯著的影響。
事實上,除了看到、聽到,你還會聞到其他人所承受的壓力。
新的調查顯示,壓力會令人散發特殊的壓力荷爾蒙,人們可以通過嗅覺感知。你的大腦甚至能夠判斷出這種“警報費洛蒙”是由高壓力還是低壓力導致的。消極情緒和壓力確實能夠通過你的鼻子飄進腦回路。
隨著調查越來越復雜,我們發現從其他人那里“捕獲”的消極情緒能夠影響每一個商業和教育的結果,而且最近調查顯示,消極情緒甚至能夠在細胞層面影響我們,縮短我們的壽命。正如湯姆·拉什(Tom Rath)在《健康》一書中強調的那樣,健康的身體跟積極的心態是緊密相連的。
在連接高度緊密的職場中,我們會與許多人進行頻繁接觸,這就意味著負面情緒和壓力的傳染會變得異常強大:財經新聞節目中頻繁出現壓力透支的肢體語言;地鐵和飛機上到處都是被壓力纏身的人;在開放式辦公場所,你可以感受到每個人的壓抑惆悵……
因此,我們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提高我們的情緒免疫系統,避免受到二手壓力的影響。以下是幾點方法:
1改變應對策略
我們在與斯坦福頭腦與身體實驗室的阿利亞·克洛姆(Alia Crum)博士和耶魯情緒智商中心的創始人彼得·薩洛維(Peter Salovey)進行的調查發現,如果你創造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壓力,停止與壓力做斗爭,壓力對你產生的負面影響就會降低23%。當我們視壓力為威脅時,我們的身體和頭腦會在一定程度上自覺忽視壓力的增強效應。這樣一來,我們就會免于受到周圍負能量人群的影響而感到沮喪,而且還會將壓力視為感受同情的機會,讓自己更積極地應對挑戰。
2創造積極抗體
我們需要一些可以中和“負能量人群”消極影響的行為。當你面對一個飽受壓力折磨的同事時,不要以同樣充滿壓力的苦相和肢體語言作為回應,而是報以微笑或者理解地點點頭。你就會突然之間得到力量。
正如新書《傳播幸福》所建議的那樣,你可以創造一根“電源線”讓負情緒短路。試著打電話時,不再以“我要喘不過氣了”或者“我特別忙”開頭。相反,試著先深呼吸一口,然后鎮定地說:“能跟你說說話,實在是太好了。”
3打造自然免疫力
拒絕接受他人壓力的一個最好緩沖方法,是具備穩定、強烈的自尊心。你的自尊心越強,就越可能覺得自己能夠應付眼前的狀況。如果你發現自己受到了他人情緒的影響,不妨停下來提醒自己事情進展得有多順利,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。
鍛煉身體,是培養自尊心的最好方法。因為你的大腦會根據內啡肽的情況,記錄下每一次很棒的鍛煉經歷。
4給自己洗腦
在進入工作或者充滿壓力的環境之前,給自己洗腦。比如,我們可以學習TED演講中提到的5個積極心理習慣,幫助自己做心理暗示,對抗他人的消極心態:
?? 寫一封2分鐘的電郵,表揚一個你認識的人;
?? 寫下三件你覺得感激的事情;
?? 花2分鐘記錄下一段積極的經歷;
?? 做30分鐘有氧運動;
?? 冥想2分鐘。
如今,我們都知道要躲開吸煙室,從人流密集的機場出來后要洗手。同樣,從現在到以后,我們將會逐步意識到:健康幸福的關鍵,在于提高我們的情緒免疫系統,保護自己免受他人壓力的影響。當然,不光是其他人的壓力在影響我們——我們的心態也影響著周圍的人。積極的心態,能夠幫助我們以及周圍的人提高生活質量。
肖恩·阿克爾是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《幸福優勢》和《在幸福來臨前》的作者。米歇爾·吉蘭曾是哥倫比亞廣播新聞主播,也是暢銷書《傳播幸福》的作者。